文言文有哪些主要介词?文言文介词有什么特点?

易燕楠

正高级教师

1个回答

介词是一种动作性不如动词强的表示关系的词类。它跟所带 的宾语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介宾结构),一般用在谓语的前面,充 当状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或用在谓语的后面,充当补语,对 谓语起补充作用。介词结构可以表示处所、时间、对象、方式、 原因、比较等意义。这是古今汉语都相同的。 文言文常用的介词有“于”(乎)、“以”、“为”、 “从”、“自”、“在”等。其中,“于”、“以”、“为”用 得最普遍。 文言文介词不同于现代白话文介词的特点是: 第一,文言文介词动作性较强。除了“於”(于)字以外,几 乎都有动词、介词两类词性。试举数例: ①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以,动词)(忠贞的 人不一定被信任啊,有才能的人不一定被使用!) ①     b以一平板按其面。(《活版》)(以,介词)(用一块平的 木板按压它的表面。) ②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前一“为”字去 声,介词;后一“为”字,阳平,动词。)(公输般给我做了云梯,我 一定要攻取宋国。) ③     a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与,动词,等待,满足的 意思)(只恐怕岁月不能满足我的希望。) ③     b孤当与孟德决之。(《赤壁之战》)(与,介词)(我要与 曹操决战一场。)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词在文言文中是动词,还没有虚化 为介词,我们不要将它们误认为是介词。如下列两例中的“把” 与“将”: ④     手把文书口称敕……(《卖炭翁》)(手里拿着文书,嘴里 宣称是皇帝的命令……) ⑤     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 之战》)(就任命周瑜、程普为左都督与右都督,带领军队跟刘备 合力抵抗曹操的军队。) 第二,文言文介词所组成的介宾结构,作补语的情况比白话 文多。“于”的介词性最纯粹,这个特点便最突出。如《公输》 篇中的“于”都用在动词之后。 ⑥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曰十夜而至于郢。(墨子听到 这件事,便从鲁国起程,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楚国的都 城——郢。) ⑦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剩余, 人民却太少。) ⑧     胡不见于王?(何不把我介绍给楚王。) ⑨     今有人于此……(现在,在这里有一个人……) 介词“以”带宾语表示工具、方式等时,也往往放在动词后 面。如: ⑩     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在它里面灌了 油,用帐幕包围遮盖起来。) ⑪何不试之以足?(《韩非子•郑人买履》)(何不用脚试 它一下呢?) ⑫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私自会见张良,把 事情全部告诉了张良。) 既然文言文的介宾结构作补语的情况比白话文多,所以译成 白话文时往往要将补语译成状语。如“起于鲁”、“有余于 地”、“不足于民”、“裹以帷幕”、“试之以足”等。当然, 有些仍作补语翻译,如“至于郢”。总之,翻译要符合现代的语 法习惯。 第三,文言文介词,用法灵活。文言文中的一个介词,往往 相当白话文的几个介词。且看“于”、“为”所表示的多种 意义。 (一)介词“于” 1.      表处所,相当白话文的“在”。如《岳阳楼记》•.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那楼上。) 2.      表时间,相当白话文的“当”、“在”。如《史记•儒林 列传》:于威、宣之际。(当齐威王、宣王的时代。) 3.      表起讫,相当白话文的“从”与“到”。如《墨子•公 输》: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子墨子听 说这件事,就从鲁国起程,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 4.      表对象,相当白话文的“向”或“对”。如《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军事情况危急 了,我请求奉命向孙将军求救。) 5.      表趋向,相当白话文的“给”。如《庄子•逍遥游》:尧 让天下于许由。(尧帝把天下让给许由。) 6.      表比较,相当白话文的“比”。如《礼记•檀弓》:苛政 猛于虎也。(苛政比老虎还凶猛。) 7.      表被动,相当白话文的“被”。如《资治通鉴•赤壁之 战》: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不能全部 拿出整个吴国的土地、十万的部下,被别人控制。) 8.      表范围,相当白话文的“在……方面(中)”。如《墨子• 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楚国在土地方面有余,却 在民众方面不足。) (二)介词“为” 1.      表被动,相当白话文的“被”。如《资治通鉴•赤壁之 战》: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吴巨是平凡的 人,处在偏远的郡县,即将被人吞并。) 2.      表原因,相当白话文的“因(此)”。如《史记•项羽本 纪》: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汉军十余万人都被 逼进睢水,睢水因此不能流动。) 3.      表替代,相当白话文的“为”、“替”。如《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保为将军破之。(保证为将军击溃曹军。) 4.      表时间,相当白话文的“当”。如《晏子春秋》:为其来 也。(当他来到的时候。) 5.      表对象,相当白话文的“向”     “对”。如《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对外面的人们说。) 此外,文言文中,介词常常省略,介词的宾语也常常省略。 这也是文言文介词使用上的一个特点。请参看本书讲“省略”的 那一题。[详细]
辛亥革命有什么特殊的注意事项?

魏幻巧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辛亥革命知识点要注意 1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 武昌起义:时间(1911)、主力军(湖北新军) 3 辛亥革命失败标志: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详细]
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杜丽华

三级教师

1个回答

教育的性质,方针,基本原则,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教育投入,法律责任及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内容。[详细]
辛亥革命的重要考点?

冉英才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1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1905)、地点(日本东京)、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 2 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评价(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3 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1912)、首都(南京)、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详细]
戊戌变法有什么重要考点?

冯雁风

二级教师

1个回答

1 公车上书:时间(1895)、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意义(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的标志) 2 百日维新:时间(1898.6--9)、内容(P34)、失败(原因:顽固派的反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标志: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 注意:1 资产阶级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详细]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赫静云

一级教师

1个回答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详细]
初中语文的试题中的修改病句,到底什么叫病句?

于沙雨

二级教师

1个回答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详细]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还是“世人甚爱牡丹”?

王丹蝶

三级教师

1个回答

甚和盛都可以, 一般多用“盛”,意思是特别的[详细]
什么时候用suffer什么时候用suffer from?另外对于survive和survive from我也不清楚

时水芸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suffer 指一般的损害、痛苦等等,但suffer from指长期的或习惯性的痛苦或困难. suffer vi.受痛苦;受损害 vt.遭受;忍受 from sth); (on sth) continue to live or exist 继续生存或存在 * Many strange customs have survived from earlier times.有许多古怪的习俗源远流长. * I can't survive on £30 a week,ie It is not enough for my basic needs.我每周收入30英镑难以活命 现在详细的介绍一下survive的用法 当做 经过事故战争或者疾病继续生存下来讲 可以做及物动词也可以做不及物动词 例句:Only 12 of the 140 passengers survived. She survived the attack. people who survive cancer 当做 不管有很多问题,仍然可以正常的生活 英文注释:to continue to live normally in spite of many problems 例句:I'm sure she will survive this crisis. I've had a tough few months,but I'll survive. 以上是典型的做及物动词的两个意思 survive on 是当不及无动词做“即使有很少的钱仍旧设法正常生活【to manage to live a normal life even though you have very little money】时 on一般接很少的物质(money) 参照例句:I don't know how you all manage to survive on Jeremy's salary. the amount that a family needs each week just to survive survive from 做不及物动词 而做“经过很长时间仍然继续存在【to continue to exist after a long time】”比如说 古老的建筑 或者文学著作 等等 from后往往加一段很长的时间 例如 Several buildings in the town have survived from medieval times. suffer the result /heavy losses /injuries承受结果/遭受大损失/负伤 suffer from headache/illness 遭受头痛/疾病的困扰 suffer (vt.) 和suffer from的区别:suffer 指一般的损害、痛苦等等,但suffer from指长期的或习惯性的痛苦或困难. 名词形式:suffering suffer 1.感到疼痛、痛苦 He died very quickly,he didn't suffer much.他死得很快,没有多少痛苦. 2.承受,遭受 You must be prepared to suffer consequences.你要准备承担后果. suffer from 1.患有(疾病等) She suffers from headache.她患头痛病 2.为...所苦,因...而吃苦头 Our business has suffered from lack of investment.我们的企业因缺乏投资而受苦. I'm suffering from a real lack of time this week. 我这周为时间不够用而苦. Mrs.White's little boy is suffering from a bad flu bug again. 怀特太太的小孩又再患了严重的感冒.[详细]
“七月流火”这个成语应该怎么用才合适?

宝锐立

正高级教师

1个回答

七月流火本指“天气转凉”;后人竟望文生义,愣说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为啥天太热?原来“太有柴”了。) 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豳风》里这两句话说:“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详细]
初中语文课文《心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亢雅青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心声》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次区语文课上李京京同学执意要求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淳朴,特别是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的形象,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从侧面批评了我们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追求形式以及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详细]
《空城计》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赵逸春

二级教师

1个回答

“空城计”是历史上有名的战例。 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表现了诸葛亮机智勇敢,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司马懿自认为了解诸葛亮,便草率退兵,到底是略逊一筹,诸葛亮成功避险。初中课文《空城计》突出表现了诸葛亮过人的机智。[详细]
《风筝》这篇课文是给人什么样的感悟?

杜丽华

三级教师

1个回答

从《风筝》这篇散文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这样这样一个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做出逆情悖理、愚昧落后的事情,而如果所做的事情是正当的,就应当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详细]
修改病句中的“反客为主”是什么意思?

稽书萱

二级教师

1个回答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不清。[详细]
《桃花源记》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鞠盈盈

三级教师

1个回答

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同时也表现了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的逃避[详细]
《我的第一次文学常识》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赵瑞云

三级教师

1个回答

这篇课文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详细]
病句的类型有哪些?

王秀曼

正高级教师

1个回答

常见的病句类型⑴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定、状、补)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 ①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② 他的家乡是黑龙江青冈县人。 ⑵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包括缺少主语、宾语、谓语和缺少必要的定语或状语。例如: ①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提高了觉悟。 (2)县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 ⑶重复多余成分残缺是语病,成分重复多余也是语病。它包括主、谓、宾、定、状、补的重复多余。例如: ① 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②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⑷语序不当语序不当包括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状语错放...[详细]
简述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气温、降水等)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特征(气温、降水等)

赵逸春

二级教师

1个回答

“巴山夜雨”的谚语 ,就是因为四川盆地多夜雨而得.如四川盆地西部的峨嵋山,平均1年中夜雨67%,春季夜雨69%.四川盆地夜雨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盆地内空气潮湿,天空多云.云层遮挡了部分太阳辐射,白天云下气温不易升高,对流不易发展.夜间云层能够吸收来自地面辐射的热量,再以回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输送给地面.所以云层对地面有相当地保暖作用,使夜间云下气温不致过低.可是云层本身善于辐射散热,其上层由于辐射散热,温度降低很快,这就形成云层上冷下暖的特征.于是上下空气就发生对流,云层发展,出现降雨现象.四川盆地的夜雨,在冷暖空气交锋频繁的春季最多,出现夜雨的几率较夏季高23%.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可见这里的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四川盆地气候特点是:冬暖夏热春来早,云雾阴天多,日照晴天少,无霜期长,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这是因为四川盆地四面有高山阻挡北方寒流的侵袭.四川盆地霜、雪少见,例如重庆无霜期长达331天,平均每年只有9天轻霜.相比之下,我国东部地区跟重庆同纬度的浙江金华,无霜期只有261-274天.四川盆地七月份平均气温一般都在26-28度,闷热潮湿.这里春天来得很早,通常在二月中旬就春到人间,花开四野,比江南要早一个月.四川盆地雨量充足,年雨量在100O毫米左右,个别地方可以达到20O0毫米.雨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阴天多,全年阴天日数一般都在2O0天左右.四川盆地水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所以亚热带植物到处可见,物产富饶 。[详细]
找规律填数的题最不会了,帮着解答下?

丛友易

三级教师

1个回答

505 606 707 808。 910 820 730 640。 102 203 304 405 。 38 138 238 438  538。 19 10 17 10 15 10 13 。[详细]
现在的小学生数学怎么都这么难?

王春柏

二级教师

1个回答

△=(6)  □=( 2)[详细]